欢迎光临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官网,现在是:

揭开免疫组化检查的神秘面纱

来源:病理科 廖媛 日期:2017/9/21 12:47:06 浏览量:

B超,X光片,CT,核磁共振,这些检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耳熟能详,久病成医的患者还能指导其他病人做什么检查“你肚子痛?”“那可以打个B超看看?。

但是对于病理科的免疫组化这项检查,不要说病人不清楚,就连临床医生经常都来问:“为什么这个病人不能直接诊断?”“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为什么免疫组化的费用这么高?”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带你彻底了解免疫组化这项鲜为人知的病理科必备检查项目。

一. 什么是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sitry)。

    通俗来说,我们可以把免疫组化比喻成细胞的“血型”鉴定,说到这里就有人问了。常用的血型不就A、B、O、AB型和Rh血型吗?免疫组化怎么那么多?其实我们红细胞血型抗原有23种,而白细胞抗原有112种,所以有的人血型一样却能相互输血,亲兄弟有时也不能相互捐器官。那我们怎么样来识别这些细胞呢?单靠显微镜下人为的识别肯定是不行的,只有靠免疫组化这个“细胞血型”鉴定方法来进一步确定“它是谁?”,我们才能进一步搞清楚“它想干什么”—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二. 免疫组化的用途

1. 肿瘤细胞特异性抗体表达与鉴别诊断

我们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助我们

更清楚的认识肿瘤细胞的真正来源,确保病理诊断的可靠性。从上世纪50年代免疫组化技术的初步应用,直到今天,免疫组化技术的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有上百种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抗体的发现和应用,从而使我们认识肿瘤细胞的依据越来越有客观性。

如上皮组织表达CK-Pan,间叶组织表达Viment,利用这两个抗体就可以对肿瘤组织的来源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01.jpg

v胰十二指肠腺癌 CK-Pan(+)

2. 肿瘤恶性程度与预后

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是病理诊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患者最关心的临床诊断。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就可以科学的客观的指标来判断肿瘤的性质和预后,近20年来,数十种恶性肿瘤相关抗体相继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性质的判断和预后,从而使恶性肿瘤的辨识更加准确。

如我们通过Ki-67 的表达,判断宫颈是否有病变及预后。如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左图宫颈癌明显表达Ki-67,而正常宫颈上皮基本不表达。

03.jpg

正常宫颈上皮Ki-67(—)宫颈癌Ki-67(+)

       3. 肿瘤药物使用指导

病变一旦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传统治疗中,除了手术就是放化疗了,进入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如何判断和筛检一个肿瘤病人可以使用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范围,以及判断其多重耐药的可能性。近十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药物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初步判断患者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适用范围,为下一步更精确的检测提供筛检依据。

如一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的药物相关基因和蛋白检测结果(ER+、Her-2+),其分子分型是Luminal B(HER阳性),那么该病人的治疗,临床则可考虑化疗+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分子靶向治疗(赫塞汀)。

05.jpg

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ER(+)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Her-2(++)

免疫组化已经成为现代病理诊断中不可替代的辅助诊断技术,更是病理科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常规病理学诊断、常规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我们病理诊断质量才能真正的有所保障。


24小时值班电话 028-84335932(急救)

急诊电话:028-63891666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南街16号 邮政编码:610051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7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ALL RIGHTS ICP号:蜀ICP备18021380号-1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